Household Dogs 家犬
A、Ecology 生態:
在西方國家家犬的數量非常龐大。美國和西歐大約有9千萬隻家犬(Thorne,1995)。美國大約有6千萬隻狗住在38%的家庭裡。家犬的定義變化很大如寵物、伴侶、或是守護,還有現代由家犬而來的包括導盲、以及輔助犬。
文獻上寵物的功能大多是對人心理上的幫助(例如 Hart,1995)。我們需要研究(有控制的對照組)狗在生物學上好處(共生價值)。近年的Allen和Blascovich(1996)研究:接受一隻服務犬在醫療上減少的費用對比製造一隻服務犬的費用還要少一元。當工作犬產業成熟時,我們可能可以發現更多彼此互益的證據。
雖說有狗時所產生安定的感覺並不能證生產力或是經濟力的增加(這兩個是真正的共生測試),但是文獻的確產生了生物學好處的印象 – “感覺好多了” 。
B、Phenotype 表型:
這個群的狗表型上變化最大,從非常非常大到非常的迷你。許多家犬帶有祖先的品種記號,或是和祖先的外型、大小差不多。有許多國家或是國際的畜犬協會以牠們的祖先(為人類工作的)品種名稱註冊。
在外型上非常難歸類,通常是選擇特殊的外型和體型,形態學上有誇張的巨型體型和非常迷你的體型。頭部出現傾向短(brachycephaly)或長(dolicephaly)的,這些特質會被增強、或是創造變形,比如下顎擠在一起、壓扁的鼻樑。這些在行為和生理上的結果並不好,例如減低氧氣張力、不正常的溫度調節、非典型的眼睛重疊(atypical ocular overlap)(Evans and Christensen,1979)或是無法正常正確的進食。有些品種行走都一定會疼痛或是傷害自己,或是無法自己自然產而一定要人助產,或剖腹產。(Wolfensohn,1981)。或許因為是這些極端的選擇育種過程使得英國鬥牛犬(English Bulldog)不再是惡名昭彰的歷史代表。
選擇特質通常是任性的,沒有功能上的目的,如果以我們的認為:行為才是型態多樣化的因子來說,那麼家犬是不自然的。(R.Coppinger,1996)。就比如雪橇犬並不是選牠的腳,而是牠們奔跑的能力,然而家犬在形態上的雙狼爪、又長又尖的鼻子、短吻部、軟骨發育不全, 這些都只是為了滿足人類娛樂而選擇,卻不管牠們是不是可以因應這樣的變化。
C、Behavior 行為:
1、覓食:
人類餵食取代了覓食行為,覓食因為人類把廚餘等物和狗隔離而越來越不需要。人們買一些由穀物和家畜產物的特定配方食物,而這些農作物並不是不要的廢物而是為了人類需要而製造的。
因此在生態學上,家犬和人類競爭食物和農地。本來農地是野生動物遷移的主要原因(Warner et al,1996),為了養狗而增加農田是和這些野生物種競爭,當一個物種仰賴另外一個物種為能量來源,卻無法的用其他生物學方式歸還能量的,我們稱牠為專性寄生蟲。
按照平均體重磅數計算,狗的代謝耗損是人類的2倍。粗略計算全美大約6千萬隻家犬,相當於紐約和芝加哥的居民的卡路里耗損。
食物在家犬來說並不是一個限制牠們能量或是體型的因素,在外型和體型上缺乏行為上的限制,通常導致肥胖以及其他營養上的疾病。
2、Reproduction 繁殖
Bradshaw 和Nott(1995)宣稱因為人類意圖安排所有的繁殖交配,很可能在社會行為的任何遺傳方面有主要的影響。有三種家犬主要的繁育方式,每一種都有不一樣的行為結果:
1、狗主人安排交配
2、專業繁殖者維持並公開展示販售他繁育的狗
3、繁殖場購買並且/或是飼養幼犬,然後賣給寵物店
因為知識不足或是不小心,有時候讓狗自己找對象交配。絕育也很常見。家犬也會變成自己生活,牠們會和野生的犬類(Boitani et al., 1995)或是當地的狗(Boitani et al., 1994)雜交,使得這些已經適應的野生型態基因池達到絕種邊緣。
許多家犬有品種特異性疾病(Willis,1992),淘汰這些有疾病的狗會增加品種同合子性(註解1)。在我們所知道的Inbredding(近親繁殖的一種,為了減少品種內的異形合子),維持長時間基因的健康很令人懷疑。因為品種特異性疾病是喪失基因健康的一種症狀,是沒有辦法用持續的遺傳分離而恢復的。
3、危險的避免(Hazard Avoidance):
家犬面對最嚴重的危險就是人類。Beck 和 Katcher (1983)估算每年有5百萬隻家犬被人類剔除,有許多是被人類遺棄。如果牠們能夠居家管教良好,同時可以合理的安靜、順從、不破壞,牠們的存活率就會上升。
這些狗的妨害成本很高,只有部分提供接受遺棄狗安置的機構報告過。全美各地的慈善人道組織和市政當局提供狗相關官員和犬舍安置遺失、流浪、和行為上令人討厭的狗。
許多原本祖先工作的行為在寵物狗來說通常不被接受,例如:在工作犬本來的Eye-Stalk、Chase、Grab-bite和Kill-bite,當這些運動模式的對象是針對慢跑的人、車、腳踏車的時候,或狗出現優勢、侵略、或是僅僅翻垃圾桶、四處遊蕩狩獵以及持續的發出叫聲的時候。
有些先天的運動模式被誤解而被認為有破壞性的,一隻AKC註冊的邊境牧羊犬因為會專注假象的移動塵埃而被認為是心理性的刻板行為疾病(Psychological stereotypic disorder),治療的獸醫師使用鎮定劑治療,以這個病例來說,工作的運動模式讓牧羊者花了一世紀的時間來完善,這樣良好的運動模式呈現在一隻培育出來良好但是生活無聊的邊境牧羊犬身上,就被當作生病治療。
同樣的,有許多家犬因為主人離開家去工作而每天被遺棄在家裡,神經性的分離焦慮在臨床上非常常見,主人為牠們尋求心理上的照顧。家犬的致命性缺點是牠的主人不了解狗的行為以及福利需求(Hubrecht,1995)。動物行為治療師嘗試教育主人關於狗的天性,但是太常見到的是:一隻基因遺傳上合適當寵物的狗在不適合的環境裡出現主人不了解的行為。
根據Lockwood’s(1995)檢視,僅以美國來說,狗咬人每一年造成12個人死亡的流行比例,家犬對人類是危險的。主人最常詢問行為治療師狗的行為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狗的侵略行為(Mugford,1995;Dod man,1996)。某些人(大部分是行走的郵差和奔跑的小孩)最常被狗驚嚇到。
無法控制的吠叫不只是令人討厭,Beck(1973)提出吠叫可能會降低人類的生產力,Coppinger和Feinstein(1991)的一篇文章說:被狗的吠叫聲折磨的人會產生非常多的反應。
D、Evolution 演化:
對於一個家犬來說,要成為選擇(selection)和演化的對象就必須是良好的伴侶,每一年剔除5千萬隻家犬的比例不符合其它工作犬的比例。對於剔除這些不同品種的家犬的資訊並不清楚,但是理論上預測是根據遺傳差異(Gene divergence)和不被接受的行為表現。
我們要問的是:好的行為就會被選擇嗎?
一個好的行為應該要比獨特的顏色或是外型重要才對!
有一些研究專注在到底是什麼讓狗成為良好的寵物或是伴侶。Bradshaw和Nott(1995)的努力在檢視他們的實驗室,意圖了解各種品種狗的社交行為和溝通的差異,他們注意遺傳因子對狗行為的貢獻並且強烈的主張如食物資源這些生態因子對塑造行為有顯著的效果,他們也注意到計畫育種可能會以一種顯著的方式改變狗系統發育的社會性質。
遺傳基因學家預測脾氣、神經質、害羞、或是侵略性的行為特質的遺傳性(請看Willis,1995),輔助犬行業贊助遺傳性的研究和幼犬測試。希望從幼年的行為來預測成犬行為(Goddard and Beilharz,1986;Beaudet et al,1994)。行為不會只是簡單的孟德爾定律(Mendelian ratio)或是控制行為發展事件的結果,本質上需要了解環境在發展過程的協同效應(互動的效果)(Serpell and Jagoe,1995)。事實上對於遺傳性的研究最大的批判是無法測試環境和遺傳的相互作用(Wahlsten,1990;Hirsch,1990)。
多數的工作犬繁殖者不管外型或是行為而只是藉由繁殖最好最好的來解決問題。對於家犬來說,在我們了解行為基因遺傳之前,應該不要管其他任何考量而只是培育最好的伴侶狗。
“現在假定有個人不只是用外表來看事情,而從來都不會任性的研究整個內在的組織….“(達爾文Darwin,1958)。
註解1:
Homozygous 同形合子,如RR,rr,tt,TT,答案昭然若揭。
Heterozygous 中文譯名,異形合子,如Rr,Tt,
Heterogametic 異形配子,如人類雄性配子(精子),有兩種染色體型式,X,和Y。
Homogametic 同形配子,如人類雌性配子(卵子),只有一種染色體型式,XX。
homo-是相同的意思, hetero-是相異的意思; zygote-是合子(2n)的意思; gamete-是配子(1n)的意思。
alleles叫對偶基因(等位基因),allele表示兩個對偶基因的其中一個基因, 描述的是兩個相對位置的基因座(locus)(如Tt,Aa。) 這樣才能影響同一種性狀(trait)。 這兩個對偶基因,一個是老爸給的,一個是老媽給的, 所以叫同源基因(homologus)。
Ref:Raymond Coppinger and Lorna Coppinger; School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Cultural Studies, Hampshire Collage, Amherst, Massachusetts